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种公猪如何培育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13 10:28:54标签: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农业知识 > 手机阅读

朋友们想知道种公猪如何培育?看看小编的总结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选择优良品种进行饲养,然后进行调教和采精检查,在进行初配后进行记录,在过程中要加强营养。



一、后备种公猪前期选择
1、要选择有实力、信誉好、质量佳、售后服务善的种猪场购买种猪。
2、要选择好的品种,从遗传角度出发,要从血源来源清楚,品种特征明显,本身及后代无遗传病,繁殖性能、后裔或同胞育肥性能好的后代中选择,要求为:30~100kg阶段日增重850~1000g以上,瘦肉率60%以上,母本背膘在10-15mm,父本背膘在8mm左右。
3、体重要选择在45~80kg的种公猪。
4、选择的后备种公猪本身应在同窝猪中,表现为个体大、健壮结实、腮肉少、眼光有神、活泼好动,并拥有优质后备公猪所具有的体型外貌的公猪。

二、后备种公猪后期选择
1、在后备猪8月龄,可以配种时,要进行调教和采精检查,然后淘汰精液品质差和不易调教的公猪。
2、在进行初配后,要记录配种母猪的受胎率以及产仔成绩,淘汰掉产仔少、受胎率低的公猪。
3、最后要或测定所产后代的育肥性能,淘汰掉后代生长慢、瘦肉率低的种公猪。

三、种公猪培育
1、猪场环境
在养猪生产过程中,猪场环境是生产“厂房”。其对种猪的正常使用年限及高效、稳定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科学选址,对猪舍进行合理布局,才能为养猪的安全生产及培育高质量种猪提供有力保障,因此,选址是否科学合理是猪场经营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养猪场比较密集,传播疾病的几率就会增加,传播速度也会加快,不利于综合防疫的实施。另外环境绿化也很重要,绿化可减少灰尘、净化空气。在养猪生产过程中经常能引起舍内空气大量灰尘,而对猪有害的病原微生物即附着在灰尘上,空气中的灰尘是引起猪呼吸系统疾病和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根源之一。良好的猪场环境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猪应激的发生,还能有效的控制猪群腹泻等多种疾病的发生,从而养猪场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是有利于提高养猪效益的。
2、饲养管理
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将使猪群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保证其生产潜力得以充分发挥。饲养管理中涉及五大要素:猪群管理、饲料、消毒、防疫、保健,每一个因素都很重要,管理加强了,猪只就有了一个好的生活环境;营养配平了,猪只才会有强健的体质;消毒做好了,猪只接触病原微生物就会减少,发病率才会降底;防疫防好了,猪只的抗体才会增强,抗病能力才会提升;保健工作做好了,才能弥补以上四点的不足。这五大要素缺一不可,环环相扣,只有逐一做好,才能保证猪场健康发展。因此饲养管理也是高质产品的“控制者”,是企业成败的决定者。
3、饲料营养
在养猪生产过程中,饲料是生产“原料”,是生产高质量生猪的基础。要给猪平衡的营养供给,选择优质的饲料,严把饲料质量关。针对不同阶段猪的营养需要,严格配比,提供安全、全价、均衡的日粮,使生猪的生产性能得以充分发挥。在目前市场供应的生猪饲料中,适当添加微量元素等微生态制剂,提高饲料转化率,增强机体抵抗力,是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现在知道了种公猪如何培育,将种公猪的营养以及猪场环境打造好,为种猪提供一个较为适合的生长空间,将大大提高养殖场的生命力以及效益。

种公猪配种技术


种公猪配种技术很重要,比如要对种公猪进行配种训练,在掌握母猪发情规律和提高排卵数后适期配种即可。



一、种公猪配种训练
1、后备种公猪非常敏感,应与发情母猪隔离,初次配种时应辅助配种。
2、初次配种在种公猪生长至7.5月龄后开始,10月龄起正式使用。初期避免过渡使用。
3、为了提高初次配种的成功率,应与体重较小的经产母猪交配。更好的方法是与已经配种一次的经产母猪进行第二次配种。
4、有些种公猪前几次配种时精子数量较少,有些种公猪还可能较长时间休息后,也不能使用。
5、疾病等引起的种公猪体温升高,外界环境温度过高,都可能造成不孕。

二、种公猪配种适期
1、配种适期
(1)不论采取怎样的配种方法,都应使精子在排卵之前数小时进入阴道。
(2)母猪在开始发情37~40小时或发情结束前的8~12小时排卵。
2、配种次数
(1)每日只观察一次,那么在观察到发情的当日就应当配种。
(2)如果每日观察两次,那么应在第一次观察到发情后的12小时进行第一次配种,间隔12小时进行第二次配种。
(3)还应注意,初产母猪发情期短于经产母猪的这一事实。

三、种公猪配种注意事项
1、夏季高温季节很难获得高的繁殖率,因为高温(29.5℃以上)时很难发现母猪发情与否,同时也可能造成发情推迟,排卵数下降,胚胎死亡率升高等。
2、普瑞纳研究结果表明,配种后1-13天,母猪每天暴露在40℃以上的温度下超过2小时,胚胎死亡率达35-40%。
3、种公猪受到高温应激时,公猪的性欲降低,精子数量减少。受高温应激的种公猪恢复其原来的性欲和精子活力需要7-8周的时间。
4、经产母猪要做到同时发情,通常母猪在断奶后3-7天即可再次发情。因此,只要做到同时断奶,即可基本实现同期发情。
5、不适宜的种公猪和母猪应将其淘汰。

四、种公猪配种技术
1、公猪的初配月龄和体重小公猪长到一定年龄开始性成熟,由于品种、气候和饲养管理条件不同,性成熟的月龄不同。一般是地方品种比培育品种性成熟早,南方品种比北方品种早,中国品种比外国品种早。小公猪性成熟后,虽然能够配种并使母猪妊娠但不能使用。配种过早会影响小公猪的自身发育,缩短利用年限,而且受胎率降低,初生仔猪瘦弱,成活率低。小公猪长到一定年龄和体重后才能配种。一般小型早熟品种8~10月龄体重60~对千克,大、中型品种10~12月龄,体重90~120千克开始配种。如果公猪发育迟缓,达到一定月龄而达不到应有的体重时应当淘汰。初配过晚会使公猪烦躁不安,影响食欲,不利于正常生长发育,甚至造成自淫等恶癖。
2、母猪的初配月龄和体重小母猪性成熟同样受品种、气候和饲养管理条件的影响。我国南方地方品种,小母猪3月龄左右即开始发情,培育和杂交品种5~6月龄开始发情。性成熟的小母猪虽能受胎,但产仔少,出生重低,仔猪成活率低,小母猪本身也会发育受阻。小母猪适宜的初配时期还与体重有很大关系,初配体重对产仔数、仔猪出生重,成活率和断奶重的影响更大。达到初配月龄而体重低的母猪不能配种。我国小型早熟品种应在7~8月龄、体重50~60千克,大、中型品种在9~10月龄体重80~90千克时配种。
3、掌握母猪发情规律和提高排卵数
(1)母猪的发情母猪性成熟后,卵巢中的卵泡周期性地成熟和排卵,并表现发情。发情和排卵不受季节影响,常年进行。两次发情排卵间隔21天叫发情周期,每次发情持续3~5天。母猪发情初期阴门潮红,食欲减退。我国地方品种发情表现明显,在发情高潮的母猪在圈内精神不安,不吃食甚至鸣叫、跳圈等。
阴门充血肿胀,从阴道流出粘液,频频排尿,爬跨其他母猪并允许公精爬跨。用手按压母猪背臀部母猪呆立不动时,就是最好的配种时期。在发情后期母猪性欲减退,不让公猪接近,食欲逐渐恢复。培育品种、国外引进品种和杂交猪发情表现不明显。往往只阴门肿胀无其他表现,对这种猪要注意观察,不要错过配种机会。年老母猪发情持续时间短,表现也不明显应特别注意观察。
(2)提高母猪排卵数母猪在一次发情期可排卵20~30个。排卵数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品种。中国地方品种排卵数比国外引进品种多,但品种间也有差异。嘉兴黑猪平均排卵数25.68个,二花脸猪平均28.0个,外国品种大白猪平均16.7个,长白猪平均15.22个,杜洛克猪平均11.5个。②胎次。初产猪排卵数少,经产猪排卵数多。中国猪种初产猪平均排卵17.21个,经产猪为21.58个。外国猪种初产猪平均排卵13.5个,经产猪为21.4个。③杂交。二元杂交的子代母猪再进行杂交时其后代排卵数增加。④温度。气温高排卵多,气温低排卵少。嘉兴黑猪在冬季(11月~12月),排卵数23.33个,夏秋季(8~10月)排卵数34.4个。
(3)提高受精率提高猪的受精率首先要提高公猪精液品质、适时配种。影响公猪精液品质的因素:由于公猪发生疾病,缺乏营养和管理不当造成精液中精子密度过低,活力下降、畸形精子增多或无精子。其次是公猪使用过度使射精量减少,精子密度降低。畸形精子或不成熟精子增多影响受精率。公猪长期不配种,精液内精子容易老化或死亡,第一次射精的精液应废弃不用或再配一次。小公猪(1~2岁)正在发育期间,不能连续使用,每隔2~3天使用一次。2~5岁是公猪壮年时期,可每天配种1~2次(上、下午各一次),每周停配一天。5岁以上公猪每隔1~2天配种一次。进行人工授精时精液的处理、保存和运输不当易造成精液品质下降。
适时配种:母猪在发情后12~39小时内排卵,持续排卵时间为10~15小时,卵子排出后能存活12~24小时,但保持受精能力的时间为8~12小时。精子和卵子在输卵管的上1/3处结合,精子和卵子结合后称配子。公猪和母猪配种后,精子要游动2~3小时才能到达受精部位与卵子结合,精子在输卵管内能存活10~20小时。
按此推算,配种最适宜时期大约在母猪排卵前2~3小时,母猪发情后20~30小时。从母猪发情外部表现看,只要让公猪爬跨,阴门流出粘液,情绪比较稳定,用手按压母猪臀部呆立不动即是配种最好时期。如果配种过早,卵子还未排出,等排卵后精子已失去活力。配种过晚,精子到达配种部位时卵子已不能受精,即使勉强受精配子活力不强变成衰老配子。衰老卵子+射出精子,衰老卵子+衰老精子、新排出卵子+衰老精子都易使胚胎发育中途死亡。
4、母猪不发情原因和促进排卵措施由于饲养管理不当或患有生殖系统疾病,母猪可能不发情或屡配不孕。对患有生殖道疾病的母猪应查明原因对症治疗。后备用猪容易养的过肥而不发情或配种后不孕。有的猪场将后备母猪与肥猪一起饲养,饲料中蛋白质低,能量水平高容易过肥,过肥的母猪腹部和生殖道周围脂肪多,造成母猪排卵少,发情不明显或化胎,对这些母猪应减少精料,多运动,喂些青饲料,减少过多脂肪,促进发情受胎。泌乳母猪在仔猪断奶到第一次发情的时间变化幅度很大。
营养好的母猪体壮好发情就早,有些母猪哺育仔猪多,营养不够,到仔猪断奶时身体很瘦就不发情。对这些母猪应加强泌乳期的营养,仔猪断奶后也应喂给优厚的精料和优质青饲料,使膘情尽快恢复促使发情。促使母猪发情还可采取以下措施:公猪诱情。把公猪放到不发情母猪圈内,通过与公猪接触,爬跨等性刺激,促使母猪发情排卵。改善母猪生活环境。对不发情母猪增加运动和光照,放牧或饲喂青饲料,给母猪换圈等改变母猪生活环境能促使母猪发情。
仔猪早期断奶或合圈饲养。为了提高母猪年产仔数,很多猪场采用仔猪早期断奶技术,仔猪生后3~5周断奶。早期断奶技术可使母猪提早发情配种。有的母猪产仔较少,可与产仔日期相近的母猪并圈饲养,这些母猪不再泌乳,可以很快发情配种。给母猪注射促性腺激素或孕马血清。给不发情母猪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每头中型母猪肌肉注射1000IU或10千克体重注射100IU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妊娠2~3个月的孕马血清中含有促性腺激素,能促使卵泡发育成熟,在母猪耳根部皮下注射5毫升/次,一般注射4~5天可发情配种,发情率90%左右。
一些人工合成雌激素,如乙烯雌酚等注射后母猪发情但不排卵,达不到受胎目的,因此对雌激素不能滥用。为了提高母猪繁殖力和经济效益,应淘汰老母猪。一般母猪5~7胎后繁殖能力下降,产仔少,仔猪体弱易死亡。必须经常保持壮年的母猪群。对长期不发情或屡配不孕的母猪更要及时淘汰。对患有繁殖系统疾病的母猪如子宫炎、卵巢囊肿的母猪,即使治疗也须较长过程,少产一窝仔猪就等于白养半年,不经济,不如更换新母猪。

五、种公猪配种方式和方法
1、配种方式
在生产上根据母猪在一个发情期的配种次数分为单次配、重复配和双重配。母猪有持续排卵的特点,采用重复配或双重配可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
①单次配。母猪在一个发情期内用一头公猪配种一次。这种方式简便,能减轻公猪负担。但由于母猪排卵时间长,配种一次容易降低受服率和产仔数。
②重复配。母猪在一个发情期内用同一公猪配种两次,两次配种间隔8~12小时。发情母猪上、下午各配一次或下午配一次,次日上午再配一次。这种方式能在输卵管精卵结合部位较长时间保持有活力旺盛的精子,增加卵子的受精机会,能提高受服率和产仔数。育种猪场适于采用这种方式,既能多产仔又能使血缘关系清楚。
③双重配。母猪在一个发情期内与两头同品种或不同品种公猪交配,两次配种间隔10~15分钟。由于短时间内连续交配两次,能增强母猪性兴奋,加速卵泡成熟,增加排卵数,缩短排卵时间,仔猪出生整齐。连续两头公猪配种增加了卵对精子的选择机会,使仔猪健壮,生活力强。商品猪场可采用这种方式。
2、配种方法
配种方法分本交和人工授精两种。①本交。当母猪与公猪个体差异不大,交配没有困难时,可以把它们赶到配种场地,不用人工辅助让它们自由交配。如公母猪个体差异较大,就需要人工辅助交配。可以选择在斜坡的地势,当公猪小母猪大时让公猪站在高处,当公猪大母猪小时让母猪站在高处。在公猪爬跨母猪时,把母猪尾巴拉向一侧,使公猪阴茎顺利进入阴道。
②人工授精。人工授精是用人工方法将公猪精液采出,经处理后输到母猪子宫内使母猪受胎。公猪一次来精量可供3~8头母猪输精。采用人工授精法可以减少公猪饲养头数,节省饲料,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公猪利用率。在交通不便的地区能充分利用优良公猪,并能解决公母猪体格大小悬殊,交配困难的矛盾。有利品种改良,减少疾病传播。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现在知道了种公猪配种技术,种公猪养殖过程中除了种公猪的饲养管理,种公猪配种技术也是非常的重要,我们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对于种公猪如何培育你清楚了吗,欢迎分享给您的朋友!

上一篇铁皮石斛盆栽种植方法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农业知识本月排行